欢迎来到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开放服务高山挡不住追求

双城记▕ 招商交科砥砺行之三“工程篇”

时间:2024年06月03日

作为创新性科技企业,招商交科参与工程施工的能力不断加强,并在工程施工中探索发现新的技术改进思路。因此,招商交科在工程实践中,通常都会针对工程建设中的卡点、难点,开展一系列的技术攻关,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将经验总结纳入行业标准编制之中,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科技进步。螺旋式工程技术提升和渐进式工程建设模式,这就是招商交科参与工程建设的特别之处。

◢ 首试“设计+施工”项目,从科研走向工程建设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招商交科就开始参与建设我国第一座试验性斜拉桥—位于重庆市云阳县的云阳斜拉桥。该桥于1975年2月建成,由招商交科(当时为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四川省公路设计院合作设计并组织施工。该斜拉桥全长153.12m。每塔有三对斜拉索,由钢芯缆索组成,呈辐射形布置。塔墩固结,连续主梁与墩铰支。主梁边跨在支架上现浇,中跨为节段预制,用缆索吊机安装。该桥在当时属于首创性桥型,荣获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后因三峡大坝蓄水,为保障航道通行,该桥于2006年被爆破拆除。

重庆直辖以后,重庆交通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招商交科院参与的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对成渝双城经济圈交通建设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未命名

云阳斜张桥及其获奖证书

◢ 承担BT项目,走向带资工程建设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两桥一隧” BT项目。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正是重庆“两桥一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9年底开始动工修建,历时4年3个月,创造了6项世界纪录:同类桥型跨径世界第一;索梁锚固形式世界首创;索塔锚吨位世界第一;拉索吨位创世界之最;主塔采用空间曲面构造,外轮廓呈天梭造型,为世界独创;主桥塔下大吨位支座采用牛腿支撑方式创世界之最。

千厮门嘉陵江大桥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独塔单索面斜拉桥。与东水门长江大桥并称为“姐妹桥”。目前,两座大桥运营状况良好,东水门长江大桥荣获 2015 年度“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和 2015 年度“重庆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千厮门嘉陵江大桥荣获 2015 年度“英国工程师协会卓越工程提名奖”,并获得“重庆市十大最美桥梁”荣誉称号。工程成果被纳入当时修编的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有力提升了我国公轨复合斜拉桥的设计水平,对完善我国公轨复合式斜拉桥建设起到了规范指导作用。

◢ 承担PPP项目,走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曾家岩嘉陵江大桥工程是重庆市唯一列入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工程的项目,招商交科不仅承担了工程建设,而且创新了PPP模式的建设管理、开创了产、研、融、管于一体的全新模式。这项工程在重庆也是首屈一指的,工程由“一桥两隧八连接线一立交”组成复杂的地上地下相连接的交通系统,将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渝中三区连接。

曾家岩桥隧结构体系新颖,承载了多项领先技术。招商交科综合运用BIM、物联网、GIS、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攻克了长距离深回填土地质、重叠隧道、长大连拱、超小近距、超大跨、地下立交、超近距连续变径长大隧道等建造难题,开创6项桥隧工程施工新工法。面对如此技术复杂的桥梁,招商交科自主投入、自主研发,通过开展“山地城市桥隧集群公轨复合交通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城市受限条件下超大跨径刚性悬索钢桁架梁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全生命周期BIM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大跨径钢桁梁桥关键构造静动力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抗风稳定性试验及风—车—桥耦合震动研究”“船撞风险评估与设防标准专题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形成了一套山地城市桥隧集群复杂交通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及理论,解决了山地城市狭窄地带桥隧一体施工、空间多曲面墩身复杂线性控制、钢梁悬臂拼装跨既有轨道车站和过江高压的安全控制等难题,极大地推动了城市桥隧工程建造技术的进步。

招商交科院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以科研为本,逐步走向工程建设,不断增强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和智慧化水平,从工程建设到工程运营,把重庆全面建成绿色化、人文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现代城市提供坚强保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交通建设做出了重要的特殊贡献,同时带动了交通行业的技术进步。

(撰稿人:关书敏)


上一篇:双城记▕ 招商交科砥砺行之四“检养篇”

下一篇:双城记▕ 招商交科砥砺行之二“设计篇”

中心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33号  联系电话:023-62652961  传真:023-6265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