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开放服务高山挡不住追求

厦漳跨海大桥工程再获行业美誉

时间:2024年03月20日

2024年3月14日,中国公路学会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桥梁创新工程”名单,中心主持设计的“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及南引桥工程”入选“规划设计创新类”工程,全国入选的项目只有5个,厦漳跨海大桥工程位列其中。这项工程为什么能够入选?

精心规划 区域发展为先

该项目所处的环境非常的特殊。在强风强震强腐蚀性的海洋气候下建设,环境条件非常复杂,包括地层风化严重、海洋强腐蚀作用、强台风频发、高地震烈度等等。地震设防标准,基本烈度7度,设防烈度达到8度。从重要性看,该工程是福建省规划“八纵九横”干线公路网中沿海大通道在闽南金三角区域的关键工程,是福建省最大的跨海桥梁,被誉为“福建第一桥”。面对如此重要且高难度的工程,招商交科院设计团队进行了一丝不苟的调研,针对特殊问题做出了一一对应的周密而详细的规划。

经过多方案设计比选,最后确定了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及南引桥工程为:特大跨径斜拉桥主桥+长大连续结构引桥+多种施工工法于一体的大型跨海桥梁系统工程。北汊主桥为主跨780米的半漂浮体系双塔空间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跨为1430m;北汊南引桥为全长3962.4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区域公路干线网络、推进厦门港湾区一体化管理和资源综合开发、改善厦门港集散运输条件、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海西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联动的重要支点,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多方协同 坚持科技创新

为了攻克该工程建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是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多个单位联合组成的科研团队开展了“厦漳跨海大桥抗震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厦漳跨海大桥抗风稳定性分析与试验研究”、“厦漳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试验研究”、“海中球状风化花岗岩地层大直径超长钻孔桩施工技术研究”等10多项科研攻关,使所有难题都一一得到解决。

科研团队协同开展了沿海强台风环境下大跨径斜拉桥抗风设计颤振试验、全桥气弹模型试验、抖振分析、大比例节段模型涡振实验研究,对大桥抗风性能进行了准确的评价,并采取了在主梁风嘴上加装水平分流板、调整栏杆扶手形状等抗风措施创新了锚拉板索梁锚固结构体系,并制定了疲劳荷载谱,基于热点应力进行了疲劳性能评估,并对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仿真分析,对锚拉板受力机理与传力性能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为国内类似索梁锚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参考,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设计团队为了克服地震、风震和车震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桥梁结构设计时需从结构体系、截面形式、结构构造以及支撑体系等方面系统地考虑,以满足抗风、抗震的需要,在索塔处设置纵向粘滞阻尼器,对脉动风、刹车和地震引起的动荷载进行阻尼耗能;设置了新型滑动限位式铅芯隔震橡胶支座,既有效降低多跨连续梁高墩地震响应,又解决了温度、收缩徐变等附加弯矩过大的问题,确保了结构的安全,并节省了工程投资。

施工团队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努力探索工艺创新。钢桥面采取浇筑式沥青铺装,使用效果良好。创新地采用活动支架和常规架梁吊机吊装墩顶钢箱梁节段的新技术,取代大型付掉吊装墩顶节段的传统工艺,创造了斜拉桥墩顶箱梁吊装施工新工法。同时,开发了缓和曲线段空间扭曲混凝土箱梁短线匹配法预制拼装设计施工关键技术,通过管理、设计、施工科研等各方的通力协作,因地制宜地对预制、运输、拼装过程及工艺进行了优化,首创性地完成了70m跨径空间扭曲箱梁预制、拼装施工,推动了我国节段预制拼装技术的进步。项目建设实施中形成的技术成果和累积的建设经验,对后续跨海大桥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成果丰硕 社会影响深远

该项目研究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省部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2项,设计经验已纳入3部国家行业规范。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编著专著1部,发表论文71篇。

大桥建设规模宏伟,主桥北汊 桥可满足三万吨级船舶安全通航,这在同类桥梁中居国内第六、世界第九。所产生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为厦漳大桥的成功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支撑,推动了我国大跨径斜拉桥建设技术的进步,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撰稿人:关书敏、魏思斯)


上一篇:功夫不负有心人 重庆蔡家嘉陵江大桥获奖

下一篇:云阳双江大桥加固维修工程如何升格为“典型案例”

中心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33号  联系电话:023-62652961  传真:023-6265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