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上的智翔铺路人
时间:2019年04月16日
作为招商交科旗下独树一帜的施工企业,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公司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创业历程,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特殊铺装技术研究所也常设在该公司研发大楼中。智翔公司从研究路面铺装材料起步,荣获过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先后承担了上海东海大桥、上海卢浦大桥、福建厦漳跨海大桥、重庆鹅公岩长江大桥、浙江绍兴滨海大桥等几十座大跨径桥梁钢桥面的铺装工程。如今,智翔公司已是国内一流的品牌企业,被重庆市科技局认定为重庆市桥面铺装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够在港珠澳大桥的铺装工程中再展身手,在更高的层次上彰显其能力和荣耀。我有幸对港珠澳大桥上的智翔铺路人做了面对面的采访。

智翔公司研发大楼
一流的企业干一流的工程
2014年5月智翔公司在港珠澳大桥CB06标段一举中标,随后施工队伍进场,先后完成钢桥面铺装和岛隧工程沥青路面铺装两个项目,到2017年12月30日为止,前后历时3年又7个月。我问智翔公司港珠澳大桥CB06标段的项目经理李林波,在港珠澳大桥承担路面铺装工程,与其他地方的铺装工程有什么不同?李林波回答说,与其他工程相比,港珠澳大桥CB06标段实现了四个“最” :最强的队伍、最好的设备、最高的标准、最佳的成果。
大桥的桥面铺装工程CB06标合同段全长8.67公里,铺装面积达到26.84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面积的钢桥面铺装项目。从准备到施工完成,用了1000多天,在这里做一个项目的时间,到别的地方可以做好几个项目,这笔经济账显而易见。但是,大家算的不仅仅是经济账,每个人都明白,参与港珠澳大桥——这个被称为世纪工程的建设,一生也许仅有这一次。出于对港珠澳大桥项目的高度重视,智翔公司组建了最精良的技术管理和施工团队,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独当一面的行家。
CB06标段承担的桥面铺装需要的是高质量和高效率。智翔公司有多年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经验,因此,他们的施工方案的科技含量总是让同行们羡慕不已。为了解决港珠澳大桥钢桥面的除锈质量和工作效率问题,智翔公司从澳洲到欧洲,又从欧洲到北美,经过长时间的调查,最后确定购买美国佰锐泰克公司生产的车载式抛丸除锈机,又通过多次试验路段和不同工艺参数的效果对比,最终掌握了适用于港珠澳大桥抛丸除锈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实现了喷砂过程全自动化,这在国内是首例。圆满地完成了大面积喷砂除锈的工序,为确保铺装质量闯过了第一关。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他们还自主研发了移动式钢结构“风雨棚”,它可以把桥面完全封住,把整个工作面罩在里面,克服了海风、湿度、风向等因素对施工的影响,解决了跨海桥梁路面铺装的稳定性问题。
钢桥面铺装工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要求比常规高出一倍,按照普通的结构设计是无法实现的。项目部副经理张锋带领大家经过反反复复地试验,依靠自主研究的添加剂,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同时,沥青混凝土细集料的级配也提出了高于普通设计的要求,张锋把全国几个最好的石料生产基地跑了个遍,与选定厂家做了100多次的调试,用掉了近600吨石料之后,最终生产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石料样本。
张锋与他的同伴们欣慰地告诉我说,“难题就是这样一个个被解决的,每前进一步,大家都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忘记了所有的苦和累!”

大桥钢桥面铺装
企业在严格管理中锻炼成长
港珠澳大桥CB06标段钢桥面铺装完成之后,由于铺装效果极佳,东西人工岛和6265米的海底隧道路面铺装工程,智翔公司又成了承包人不二的选择。
刘宗普,港珠澳大桥铺装岛隧项目副经理,长安大学毕业,是一位自信而善谈的年轻人。我采访时问他,来到港珠澳大桥工程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他回答说,一个字:“严”!
来到港珠澳大桥上走一遍,我的直觉就是施工和管理都井井有条,也正因为异乎寻常的严,这才成就了这个举世闻名的超级工程。就拿海底隧道来说吧,由33节沉管隧道构成了一座全长6265米的海底长廊。每节沉管长180米,重达7.5万吨,如同一艘航空母舰。每一节都在沉管预制厂制造,再被小心翼翼地拖送至施工海域,安装在40米水深的海底基槽中,一节一节地严丝严缝地对接,一丝一毫都不能差,难度堪比“神九”与“天宫一号”的太空对接。这样的高精尖工程,不严格能行吗!
海底隧道路面施工时最大的两个关键问题成了拦路虎:一是沥青路面铺装施工产生的废气不易排出,不利于施工人员健康,又会污染干净漂亮的隧道。经过反复研究,群策群力,成功研制了移动式排风设备,配合施工现场,高效率地解决了废气排放问题。二是因为海底隧道温度与地面温度有20℃的温差,隧道内路面容易产生凝结水,这对沥青的铺筑质量有直接影响。项目经理张锋创新了混凝土基面加热法施工技术,成功驱散了凝结水,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刘宗普告诉我,智翔公司承担的铺筑任务,仅沥青、石料、混凝土等铺筑材料总共需要12万吨之多,一辆30吨的运输车,一天的工作量就需要100多车。材料的保证供应、拌合站的及时出料,沥青混合料温度的准确控制、以及搅拌车的送料跟踪、摊铺、碾压,全部工序是一环套一环,特别是沉管隧道内路面铺装的不确定因素多,一个环节出错,整个铺装工程就要停摆。作为专管生产的副经理,刘宗普总是在生产第一线,他觉得和工人们一起干,汗流得多些,但心里踏实。
从严要求,一丝不苟,参加建设的智翔人都适应了港珠澳大桥的这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项目总工高博深有感触地说:“严要求还体现在文字上,发出的文件一个错别字都不允许有,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别的工程恐怕很难做到啊!”

沉管隧道道面铺装
情洒港珠澳的智翔人
距离正式施工的3年前,就有一支智翔公司的团队来到了这海边由人工填筑的小岛上,他们是由项目经理李林波率领的港珠澳大桥CB06标钢桥面铺装工程先遣队。因为这是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们提前到达的目的,就是在这里做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办公、住宿、拌合站的建设,科研、试验、施工方案的优化,以及大型施工设备的筹划和采购。同时开展特殊环境下施工队伍的培训。这些前期准备工作,是前所未有。在这座庞大的国家工程面前,个体的存在,渺小得如一粒沙、一滴水。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座桥承载着全体中国人民的希望。
CB06标和岛隧项目HSE总监郑严杰略显消瘦,但总像有使不完的力气。说到HSE,这是一个由港珠澳大桥建设而发起的全新的建设理念。推行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生态(environment)相融合的HSE一体化管理理念,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最突出的特征。2014年7月至12月,项目部在珠澳口岸人工岛上开始营地建设,那时候临时搭建的便桥还没有通,郑严杰和他的伙伴们只能坐船上岛,然后开着货车到建营地点。当时正是盛夏,不到半天,皮肤晒得又黑又疼。岛上全是人工填满的黄沙,一不小心,车轮就陷进沙子里,把建设用材运到营地,常常是反反复复地挖沙推车,短短的2公里路,要走3个多小时,汗水湿透了衣裤。经过5个多月的奋战,2015年初,营地建好了,办公区、宿舍区、生产区整齐有序,空地处栽上了绿色植物,辛苦加汗水,圆满完成了营地建设的任务。他们为自己是营地的开建者而自豪。
伶仃洋海域是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白海豚被称为海洋大熊猫,极其珍贵。白海豚胆小、敏感,特别怕干扰。为了保护白海豚,他们在施工作业中,尽量不吸烟、不向海中丢弃烟头和杂物。另外,尽可能避免敲击钢结构,防止敲击声对白海豚的惊扰。他们用爱心保护了伶仃洋海域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
2017年12月30日,伴随着压路机最后几轮碾压成型,标志着港珠澳大桥铺装工程全面完成。完工后的大桥和隧道,放眼望去,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没有一点污染的痕迹。智翔公司团队自2014年5月进场,历时3年7个月,先后完成了港珠澳大桥50万平方米的铺装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地在港珠澳大桥上镌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实现了“零事故、零污染、零伤亡”的目标。智翔公司因此获得了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珠澳大桥铺装工程施工期间,这个团队中的小周、小吴、小刘等好几位年轻人都喜得贵子,大家高兴地叫这些孩子是“港珠澳大桥娃”。李林波深情地说:“我想有一天,等我老了,我可以骄傲地告诉我的孙辈,爷爷当年有幸参加了这座大桥的修建。”
(撰稿人:关书敏)
上一篇:重庆中宇:不打无准备之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