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开放服务高山挡不住追求

科技人物 | 刘卫:我的梦 桥梁强国之梦

时间:2019年04月08日


 2018年初,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建设进入了最后的冲刺,我作为公路交通监理杂志的特约记者,在大桥工地采访了大桥主体交通工程总监刘卫。只见白色安全帽下是一张憨厚的笑脸,淡蓝色的衬衣露出汗水湿透的痕迹,刘卫告诉我:“能够参与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建设,既是我们难得的机遇,更是我们崇高的责任。能为这项伟大的世纪工程保驾护航,是我们全体监理参建者一生一世的荣光。” 一两句话就道出了他的质朴和忠诚

刘卫的老家是四川绵阳,今年已经55岁。1982年考入全国重点大学武汉大学,2005届重庆交通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重庆中宇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SA02标总监,全国优秀监理工程师。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至2013年,刘卫曾先后主持了山东、广西、广东、贵州、四川、云南、深圳、重庆、福建等省市区多个大型工程的机电工程设计和工程监理,20年间,负责设计和监理的机电工程总投资达40多亿元。获得了交通部、四川省和重庆市等多项科技进步奖,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4年,刘卫以健康、安全、环保的理念为主线,亲手编写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交通工程标书,并率领重庆中宇监理团队在大桥SA02标竞争中一举中标。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监理涵盖了交安、三大系统、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等共10种专业。从建设规模、建设环境、建设标准、管理模式等各方面来看,在国内均属首创,各系统均比以往遇到的任何项目的交通工程的内容都要齐全、复杂,可以说几乎就是交通工程的大全,技术含量代表了目前国内交通工程的最高水准,特别是在通信、交通监控、节能、供电、防雷、照明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创新理念。

大桥SA02标的交通工程起于粤港分界线,沿23DY锚地北侧向西,海中桥隧主体工程包括22.9公里的桥梁,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连接隧道和桥梁的东、西人工岛。主体桥梁又包括青州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九州航道桥三座通航斜拉桥和20公里的非通航孔桥。为了提高非通航桥孔桥桥墩的防撞能力,共有190个桥梁承台埋入海床面以下。作为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仅主梁钢板用量就达到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钢用量。另外,还包括位于洪湾管理养护中心的监控中心和主体工程至监控中心的通信管线。

为了确保港珠澳大桥的使用寿命达到120年,能抵抗住8级地震和16级台风,大桥的交通工程项目开创了许多先例:它是国内首个高速公路工程集合总承包项目,首次采用系统集成模式;它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机电安装项目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加之以其所涉及内部与外部接口界面错综复杂,所用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综合管线布设十分复杂,系统集控要求高、难度大。由于桥面、岛隧等施工界面狭窄受限,故海上作业安全风险大。工程的特殊属性,给刘卫率领的SA02标监理团队带来一系列的难题与挑战。

交通工程施工需在钢结构、土建等标段完工后才能开始。但由于土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优化变更,所以原来的设计图纸与现实状态不完全一致,像这样的小细节,在如此庞大的工程中多不胜数。为确保质量和准确性,需要对十几个子系统所涉及的细节问题进行逐一核对,这是入场初期的“联合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SA02标的监理重点在于把好联合设计、进场材料以及设备检验“三大关口”。总监办组织各监理人员熟悉图纸,把监理合同、施工合同的关键条款烂记于胸,并审查施工单位的联合设计大纲方案、施工营地建设方案,以及审批施工单位的预付款支付。在刘卫总监的统一指挥下,SA02标的监理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2015年9月9号上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首次和交通工程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座谈。朱局长语气平和地说:“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通过招标确定的施工单位中铁建和监理单位重庆中宇、珠海电力监理公司都是国内有名的央企,既经验丰富又实力强大,如果我们还不能把港珠澳大桥的交通工程做好,那只能说明我们国家现在交通工程就只能是这个水平。”听了这段话,让刘卫心里一直难受得无法平静:我们决不能留下一点无可奈何的遗憾,不然还有什么脸面面对国人! SA02总监办的监理们上上下下都憋足了必胜的一股劲儿,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忽。

刘卫深知“打铁须得本身硬”的道理,监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监理人员自身的培训,因为过去的经验和技能,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个世纪工程的更高的要求了,所以必须切实提高团队的专业能力。中宇公司中标之后,一年中组织开展了35次学习培训。学习内容涉及档案编制规范、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监控设施、预留预埋设施、火灾报警系统与消防设施等等。上岗必须培训,培训才能上岗。就这样,刘卫把一支全新的监理队伍带上了工地。

2016年4月1日,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正式进入施工期,刘卫明确提出了工作重点:严抓隐蔽工程、设备基础施工、光电缆的敷设质量、软件调试与功能测试。因为港珠澳大桥的机电设施必须达到能抗强台风,抗海雾,抗腐蚀的标准,所以,监理工作必须打破常规,一丝一毫也不能凭想当然去做事。

监理工作初期,刘卫总监发现施工单位上报的文件存在格式不一、字体不一、编号混乱、错漏不少等问题,果断要求施工单位按相关规定统一上报文件的格式、字体及编号等,并要求施工单位加强资料上报前的内部审核工作,专人负责管理,消灭错别字,提高文件的准确性。可有的人说,咱们是干施工的,把活干好就行,对文件格式、字体、编号何必那么较真儿。刘卫则认为,我们建造的是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一点一滴的细节都不能马虎,而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是提升监督实效的有力手段。一份文件,代表了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可以用来纠正职权、程序、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反之,就会助长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有百害而无一益。为此,刘卫总监专门召开了内部协调会,加大了文件的审查力度,对承包人报送的文件及监理上报的文件都建立了审核台账,实行三级审核程序,即资料管理人员、专业监理工程师(档案工程师)及副总监或总监对文件逐级进行审核,并留下文字记录。刘卫总监的这种严格认真的工作理念,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要求完全吻合,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为了做好千头万绪的监理工作,刘卫把实现大目标和抓住重点、解决难点结合起来,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程序。SA02总监办经手的材料、设备有近4000种之多,因此,监理们的职责就是当好守门大将,严格把住材料、设备进场报验关,不合格的材料、设备绝对不准进场。有一次,现场监理检查时发现两处路基双悬基础主筋用的是Φ12的钢筋,而设计要求是Φ14钢筋,总监办立即要求现场整改,并对今后的工作责任提出要求,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为了把问题消除在进场之前,总监办按计划与工程管理局、承包人一起进行厂验。还有一次,在大桥输水管施工中,发现柔性卡箍存在质量问题,有漏水现象,监理及时把住了材料质量关。虽然这些看起来都是些小问题,但把控不严,也许有一天会变成大问题。在刘卫的眼中,任何小问题都不能放过。

港珠澳大桥的监理与其他工程的监理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始终坚持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HSE)。因为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三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刘卫始终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力争实现“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目标,努力把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建成绿色环保的示范工程。

比如说“健康”(Health),监理要监督保证工地人员在健康的前提下施工,因为带病工作、带伤工作,都不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因此,监理要督促检查工地上的每个人都必须穿防刺工作鞋和防刺工作服。到了炎热的夏天,桥梁钢板被阳光烤得滚烫,桥面温度高达约50℃,而钢箱梁里的温度还要高出许多,只有走到箱梁两端的风口处才能感受到相对的凉风。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人们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而作为监理,刘卫和他的同事们为了检查施工质量,在箱梁里有时一天要走五六公里。类似这样的情况下,监理要督促检查防止工人中暑,保证施工人员的健康,这对施工方和监理方都是第一重要的任务。

还比如“环境”(Environment),大桥工地的海洋环境保护措施极其严格,工地人员无论干活、吃饭、喝水、如厕,都必须强迫自己适应环境。因为大桥所在的位子毗邻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以,保护白海豚的生存环境是监理的首要任务。

工人们干活只能静悄悄地干,因为干活的敲打声会给白海豚的生活带来不安;为了保护白海豚,监理不允许向海里倾倒一点垃圾,把垃圾处理也纳入监理范畴。桥面上设置了可移动的临时厕所,在箱梁内设置了便桶,粪便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清运,工人们吃饭后的餐盒也要收集起来一起运走。整个大桥衍生的施工及生活垃圾的处理都是监理盯紧的对象。有一次监理在巡查中发现,一名工人违反规定,在桥梁上随地小便,监理将此事郑重作了报告,领导立即开除了这名工人。此事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之后随地大小便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当然,要管好别人,首先要管好自己。每天上桥之前,刘卫都要控制自己的喝水,做到一个上午不上厕所。他每天天没亮就出发上工地了,他必须赶在工人上班之前检查工人当班的实际人数,交代安全和环保事项。有的工人觉得他太婆婆妈妈,不像一个总监。可刘卫一笑了之,因为他知道,只有婆婆妈妈的总监才是一个负责人的好总监。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专业观测,伶仃洋水域的白海豚数量由大桥建设前的1000余只,到大桥建成通车,已经超过1200余只。

再说到“安全”(Safety),CA02标总监办按照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平安工地、示范工区”的创建活动,按照《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平安工地”达标创建实施方案》,每月进行考核评价,并广泛宣传、发动全体员工持续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达标工作,监理在巡查中,发现有的工人施工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发现工作场地有垃圾或烟头,发现安全员未佩戴袖标,发现警示灯不亮或安全警示牌不到位,等等,他们都会不厌其烦地指出来,并要求立即纠正。监理还从制度上提出加强班组建设的具体措施,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2017年第一季度第一项目经理部管内设备安装作业队、2017年第二季度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桥消防工程施工队分别荣获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季度“平安工地、示范工区”流动红旗。同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实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积极推动安全生产防护设施标准化建设工作,并开展“防高处坠落、反三违”专项整治、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及“安全月、质量月”专题活动,不断提升安全质量管理水平。为了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工程的大目标,刘卫的监理团队把实现大目标和细致入微的平凡工作紧密结合,认真落实“平安工地”达标考核的各项要求,有力地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2018年12月31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举行亮灯仪式,作为监理方代表,刘卫与大桥管理局的领导、施工单位负责人一起按下了启动键。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的照明系统,包括6718盏隧道灯、1280盏桥梁道路照明灯、1280盏桥梁雾灯、458盏桥梁景观照明灯、41盏航空障碍灯、200盏收费广场照明灯、东西人工岛照明灯,以及在中管廊和钢箱梁的上千盏检修照明灯,顿时万灯闪耀,将这座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装点得流光溢彩,分外妖娆,宛如一串美丽的珠链镶嵌在大海上。全线亮灯的背后是整个供电系统的全面启动,标志着一座110千伏、两座35千伏变电站和几百台变压器的正常运营,也标志着大桥主体工程自动实现了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监测等功能,达到了设备智能化、系统自动化、协调统一化的运行管理目标。

刘卫率领的监理团队用“一天顶三天,一月顶半年”的精神加倍奉献,被大家誉为“大桥建设的忠诚卫士”。刘卫深有感触地说,能够参与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建设,既是我们难得的机遇,更是我们崇高的责任。能为这项伟大的世纪工程保驾护航,是我们全体监理参建者一生一世的荣光。

刘卫的这些话是发至肺腑的心声。2016年3月初,当港珠澳大桥建设进入最关键的时期,远在家乡的母亲重病卧床。可他无法从工作岗位脱身,他只能面默默请求母亲谅解,等工作不太忙了,他就立即回家看望病中的母亲。一直等到6月初,老家传来“再不回来就晚了”的消息,他立即买了当晚的机票,深夜赶回了老家。他伏在母亲床边时,母亲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他泪如雨下,没过两天,母亲就永远地走了。悲痛没有打垮这位硬汉,办完丧事的当天他就坐上了飞往珠海的航班。

正值女儿读高中时,刘卫来到了港珠澳大桥工地。女儿学习压力大,刘卫只能通过电话与她沟通,并多次答应女儿很快就回来。但刘卫的许诺一次次失信,女儿说,“你再不回来我都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你了!”她的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刘卫的心,一想起就觉得亏欠女儿太多。

在港珠澳大桥主体交通工程的施工中,刘卫始终工作在监理第一线,从线缆铺设、设备安装、供水供电、消防照明、管控调试、环保排污,直到标志标线,每一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他是机电工程监理的总指挥,更是一名冲锋在前的战士。即使生病做了手术,他仍然坐着轮椅坚守在工地。他说,“我不能安心躺在病床上,港珠澳大桥是我时时刻刻的牵挂。” 在刘卫带领的监理团队的努力下,CA02标工程创建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零事故”的最好成绩。刘卫表示,建设世界一流的跨海大桥工程,与其相匹配的机电工程也必须是世界一流的机电工程,因此,工程越是宏大,越是要悉心呵护。

2018年10月23日上午9时30分,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口岸旅检大楼出境大厅举行。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交通工程总监理工程师刘卫作为建设者代表目睹了习近平主席的风采,当习主席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时,大厅里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刘卫和大家一起激动地拍红了手掌,此时此刻他感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刘卫在大桥工地.JPG

刘卫在工地

(撰稿人:关书敏)

上一篇:科技人物 | 林永华: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下一篇: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雪域高原 天路雄鹰

中心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33号  联系电话:023-62652961  传真:023-6265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