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之花!博鳌乐城大桥技术与艺术融合
时间:2025年09月28日
博鳌乐城大桥全线贯通已逾一年。
该桥位于海南省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北部,全长1.757公里。其横跨万泉河的主桥为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系海南省首座悬索桥,跨径布置为35m+2×130m+35m,桥面宽36米,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桥梁设计主题为“花开琼海,星耀乐城”,主塔设计灵感源于琼海市花三角梅,采用中空星光造型,兼具刚柔之美,被视为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典范。设计过程综合考量了桥梁造型、力学性能、夜景光彩及桥域空间等多维因素。大桥贯通一年来,显著改善了两岸交通条件,有力促进了医疗旅游产业发展,并极大提升了博鳌镇城市形象,成为当地标志性名片。
结构创新,历经“摩羯”台风检验
乐城大桥主缆与吊索呈空间立体布置,显著增强了缆索体系的横向刚度与抗扭能力,提升了桥梁应对地震、台风及车辆偏载等复杂荷载的能力。主塔采用四塔肢星钻造型,利用桥面处塔梁固接段形成受力合理的纵横向拉压杆,在强化视觉冲击力的同时,通过多柱协同受力构成空间框架体系,大幅提升了结构稳定性。
大桥于2024年8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旋即面临有记录以来登陆海南的最强台风“摩羯”的严峻考验。根据气象部门研判,大桥处于台风中心风圈影响范围内,遭遇的风速可能超过设计值。中心项目组迅速组织设计排查,向总包单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大桥的健康监测系统全面启动,实时监测桥梁各项结构响应数据。各参建单位协同采取应对措施。9月6日傍晚,“摩羯”于文昌、琼海一带登陆,中心风圈风力达16~17级,风速高达53~58米/秒,为近十年来海南省遭遇的最强台风,影响严重。9月7日台风过境后,经全面排查,大桥主体结构及桥上附属设施均完好无损,全线供配电系统高低压运行正常。健康监测数据显示,台风期间大桥索力、位移、振动等参数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经各参建单位共同努力,博鳌乐城大桥成功通过了此次超强台风的“荷载试验”。实践证明,中心积极采用BT管理模式,有效贯彻其桥梁美学理念,再次彰显了打造“技术+艺术”精品工程的创新能力。
溯源总结,锻造技艺融合团队
中心桥梁设计团队是国内较早开展桥梁景观科研与设计工作的专业团队之一。该团队汇聚多专业技术力量,已成为中心重点培育的技术优势领域。自2000年以来,团队累计完成数百座大型桥梁艺术设计任务,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技术水平稳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
中心拥有完备的科学实验验证体系,有效解决了艺术化桥梁结构的复杂力学问题。能够对桥梁结构创新的安全性、可靠性与耐久性进行科学检测,确保“技术”与“艺术”的合理融合。博鳌乐城大桥经科学论证与检验,在实现结构新颖性的同时,充分保障了工程安全。

(撰稿人:关书敏;审稿人:兰洲、刘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