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修筑黄河大桥进军
时间:2025年09月08日
黄河上游穿行於青藏高原,在高山峡谷中蜿蜒,河道落差大,在此设计和修筑跨越峡谷的黄河大桥,难度很大。
中心是山区桥梁建设的创新基地,勘察设计和参与施工的长江、嘉陵江大桥等有几十座之多,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参加黄河大桥的建设。近年中心承担了大河家(甘青界)至清水乡(大清高速)公路的设计,完成了三座黄河特大桥梁的设计,实现了向黄河大桥建设进军的宏伟目标。
大清高速是青海省规划的“三纵四横十联”高速公路网中横三和“六纵九横二十联”干线公路网中联三的重要路段。这条公路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京藏高速等国家高速公路的辐射带动功能,对深化和完善青海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实现国家重点公路与地方主要公路之间的衔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技术创新助力三跨黄河
中心为什么能圆满完成三座跨越黄河特大桥的设计任务,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设计团队进行了采访。设计主持人告诉笔者,大清高速公路设计路线,沿积石峡库区黄河两岸布线,路线全长29.443km。其间设置三座特大桥,三次跨越黄河。
大清高速全线桥梁11161.22m/25座,其中特大黄河桥3136.6m/3座,隧道21527.15m/7座,全线桥隧比达55%。大清高速公路于2022年8月开工建设,计划2027年8月全线通车。中心设计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精心研究、勠力攻关,创造了多项西北之最。三座跨越黄河的大桥主要有以下创新:
积石峡黄河特大桥主桥为主跨265米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大跨径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同时,根据地形地貌大河家岸拱座采用大断面倾斜桩基础,避免了对现有陡坡的大范围开挖,保证了拱座的施工不影响隧道洞口拱座采用隧道拱座,该技术开创青海省工程建设先例。气势雄伟的积石峡黄河特大桥于2025年1月15日实现了双幅钢管拱肋的合龙。
索同坡黄河特大桥主桥跨径采用(260+112+48)m,主桥为单塔双索面混合式叠合梁斜拉桥,是西北地区最大跨径的叠合梁斜拉桥。大桥穿越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保要求高,且地形陡峻,受制于路线平面走向,设计期间考虑减小基础水深,具有西北地区最大深水桩基础和最大浮式钢围堰,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乙赛黄河特大桥全长468m,主桥结构采用90+160+90m大跨径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是西北地区最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同时,大桥应用摩擦摆式减隔震球型支座,主墩支座承载力高达6500吨,成为青海省公路桥梁中同类型支座中承载能力最大的一项设计创新。
技术保障项目正常推进
中心长期研发山区公路成套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众多的创新成果,对大清高速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大清高速路的主线途经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石峡库区二级水源保护地,沿线森林覆盖率高。为了保护环境,设计阶段提出:在施工中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水质监测,对温度、湿度、水质PH值、水位、流速、降雨量等指标进行监测;同时,本项目施工区域集中在黄河两岸峡谷位置,地质灾害风险大,应加强地质沉降位移监测,全方位保证安全等一系列有力措施。
中心设计的三座黄河大桥两岸地势陡峭,开辟生产作业场地都非常困难,设计阶段提出:依靠黄河采用水运方式远距离运输人员、物资和设备。虽然运输成本高、运输风险压力大,但是大家上下齐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历经三年的鏖战,大清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路基工程已完成99%,桥梁工程完成68%,隧道工程完成87%,整体工程进度达到了计划目标,对推动沿黄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积石峡黄河特大桥施工现场
(撰稿人:关书敏、王毅力)
上一篇:比塞大,我们来啦!
下一篇:筑合作之基,成渝联手解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