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物 | 徐建晖: 以新质生产力为高速公路建设添彩
时间:2024年09月03日
篮球场上两个球队比分交替上升,眼看时间就要结束,这时,一个小伙子动作敏捷,跃起、转身、投篮,好!三分球!观看比赛的员工鼓掌叫好。这个小伙子就是招商交科智翔篮球队队长徐建晖。小徐,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任招商智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道桥铺装材料及结构的研究。因为所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又专注于材料与土木工程的交叉方向,所以能在道桥特殊铺装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工作中独辟蹊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丰富的科技成果。

徐建晖正在做沥青流变实验(DSR)
◢ 一个发现打开了一道创新之门
在多次的反复实验中,徐建晖首次发现了聚合物改性沥青中的粘弹相分离现象,实现了改性沥青体系应用新突破;针对特种铺道道面领域,将新型高分子材料与道路材料相融合,提出了轻质高强装配化大跨径桥面铺装技术,颠覆了原有桥面铺装的结构与材料体系,推动了超大跨径桥梁技术的发展,为特种铺装道面材料应用开辟了新思路。作为钢桥面铺装材料主要技术负责人,面向超大跨径钢桥面铺装技术难题,主持开展了 热拌高韧性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新研发的STR超韧性树脂铺装抗形变能力大幅提升,为超大跨径桥梁铺装应用打开了一道创新之门。
例如,唐山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栈桥工程项目的栈桥结构为下承式平行弦桁架桥,因钢栈道桥桥面系刚度小,栈桥主要为重载车辆,桥梁局部变形大,故多次铺装均未解决铺装易破坏的难题。为彻底解决以上问题,小徐团队经过多次研讨论证,确定采用了单层STR超韧性树脂混凝土铺装结构。实施中,采用喷砂除锈+环氧富锌漆的处理方式,遏制了桥面长期受水侵蚀导致的锈蚀问题,再实施二阶环氧树脂黏结剂,确保使铺装层与桥面间获得更好的层间黏结能力,有效解决了以往铺装体系易推移的问题。同时,受益于STR超韧性树脂混凝土超高的变形能力、耐高温、耐疲劳等特性,让整体铺装结构与桥面系具备了更优协同变形效果,有效提升了铺装体系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拓宽了改性反应性沥青的应用场景。
◢ 开发彩色路面铺装,为交通景观融合添彩
作为彩色功能性铺装方向技术负责人,徐建晖首次提出融合景观、文化、路面铺装技术于一体的功能型综合路面铺装形式,先后研发出 ES 彩色超表处、高粘彩色沥青、彩色遮热降温涂层、荧光路面、智能 2D 打印机器人等系列彩色功能性铺装材料及智能化施工设备,实现施工质量与工效双提升。成果成功应用于云南怒江美丽公路、天眼“FAST”旅游公路等 200 余项铺装项目中,应用面积超过 400 万㎡,总应用产值超过 5 亿元,利税超过 1 亿元,2018作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海外,应用效果得到社会一致好评。比如,青海湖旅游公路(Ⅰ期)项目,在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下,彩色路面必须经得起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3200米)特有的紫外线强辐射、昼夜温差大(白日最高气温超过20℃,晚上会低至零下飘雪)等考验。为了确保彩色路面的质量和效果,从材料体系的攻关与优化、工艺的提升到设计的优化,不断形成了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大幅度提升了高寒地区彩色路面的施工技术,并力求做到精益求精。路线全长121.3公里,彩色沥青铺装面积近16万平方米,项目的成功实施对改善青海湖景区和周边交通路网布局,实现环青海湖旅游大道与周边快速路网有效衔接,建设精品旅游线路,展现大美青海独特魅力,提升游客和沿线群众交通出行条件,推进“交通+文旅”融合发展显示了重要意义。
经过近10年技术攻关、工程实践和总结提升,徐建晖主持的彩色铺装系列产品形成了一套“设计+材料+施工”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实现了抗滑警示、透水降噪、绿色节能等目标,为道路带来了畅通、安全、舒适和艺术的全新体验。相关产品已获授权专利20余项,技术成果在青海湖环湖旅游大道铺装、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城市道路彩色路面铺装、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铁像文旅环彩色路面铺装、云南省怒江美丽公路绿道铺装和埃塞俄比亚绿色河道自行车道铺装项目等国内外重大项目得到成功应用。
◢ 新质生产力助公路铺装实现“四大目标”
作为公路预养材料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徐建晖带领团队研发了易密实超薄铺装、抗滑精细表处、自交联抗滑表处、冷拌冷铺超薄罩面、超固封层及配套的抗滑薄层一体化施工技术,形成了养护铺装成套体系。“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及易密实超薄罩面快速养护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23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个奖项来之不易,因为它经过十年的科技创新,整个路线是从工程实践中来,回馈到工程实践中去,始终受到了实际工程的检验。
针对广西北部夏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冰冻的特点,徐建晖团队通过超薄罩面层间黏结、抗水损害、抗裂和耐久性等研究论证,最终选用溶剂型黏结剂(GS)+易密实高弹超薄罩面(EMC-10)的加铺方案。以广西G65阳朔至平乐、G65桂林至阳朔、S2201灵川至三塘高速公路整体大修为依托。该项目主体工程超薄罩面总面积达90万㎡,采用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方式(EPC),通过使用“超薄层沥青混凝土面层技术”,全面实现了路面结构强度和抗滑性能的恢复。对促进公路养护事业向便捷、环保的方向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典范。
还比如,岑兴高速兴业至玉林段路面加铺总承包的实施,通过使用招商智翔的超薄罩面养护技术,全面实现了恢复和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再有甬台温高速温州段于2003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采用“超薄层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装技术”,使老路焕发了青春,再一次彰显了科技创新的无限活力。招商智翔研发团队依托研发底蕴与材料开发优势,针对特殊气候、特殊应用场景,不断提升我国特种道面服役品质与寿命,大力开发新质生产力,有力推进了国内公路铺装实现了安全、节能、环保、长寿四大目标。
(撰稿人:关书敏、关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