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 招商交科砥砺行之十“拓展篇”
时间:2024年07月09日
成渝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东邻湘鄂、西通青藏、南连云贵、北接陕甘,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化区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定位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四极之一。
成渝双城经济圈对周边拓展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其关键作用不言而喻。招商交科一直为此默默奉献。
向北,招商交科院参与了青海共和至玉树公路河卡山隧道、鄂拉山隧道、姜路岭隧道、雁口山隧道和通天河隧道等五座特长隧道的建设,承担了隧道技术咨询、监测检测、机电施工等建设任务。其中,鄂拉山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公路隧道,左右双线共长9330米,位于海拔4300米的青藏高原昆仑山脉东南山脉高海拔、高严寒、高缺氧的恶劣自然环境中,还要穿越885米的冻土及断层破碎带、富水地层、含冰地层等不良地质,工程修筑难度超乎想象。另外,招商交科院是交通部西部项目“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的牵头研究单位,在建设这条亚洲最长隧道的时候,招商交科技术团队对防水、通风、照明、监控、管理等难题做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当时居国际领先水平,为打通成渝双城经济圈向北的重要通道,发挥出关键的技术支撑作用。
向东,随着长江由西向东延伸,招商交科院先后设计了12座长江大桥,加上参与检测和施工、提供索缆及施工监理的十多座大桥,共有30多座长江大桥出自招商交科院之手。比如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主线全长6.2公里,大桥主跨720米,上层桥面为双向八车道城市道路交通,下层桥面为双线轨道交通,为目前国内最大跨度的公轨两用悬索桥。大桥实现了全桥无应力合龙,在百米上空实现精准对接,连接误差成功控制在1毫米内之内;招商交科院索缆技术产业将索股长度误差从国家标准要求的1/12000提高到1/30000,成为长江大桥设计建设上的又一座精品。招商交科院设计和施工建设的三十多座长江大桥,都已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向东辐射的必经之路。
向西,当时的交通部重庆交通科学研究所是竹巴龙大桥建设单位之一。竹巴龙大桥修建于1964年。大桥横跨金沙江,东起竹巴龙乡镇,西至西藏自治区芒康县朱巴龙区界,是当时四川进藏的唯一通道。招商交科院又是国内最早研究多年冻土修路技术的单位,对在西藏高原修筑墨脱高速公路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的控制性工程是穿越嘎隆拉雪山的嘠隆拉隧道,全长3310m,纵坡4.1%,海拔3780m,最大埋深830m,不仅气象条件恶劣,而且穿越多条地质断裂带,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在这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高地应力、高环境保护要求的“五高”地区建设三千余米长的隧道,其难度可想而知。由招商交科院牵头承担的西部交通科技项目“西藏扎墨公路修建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了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地质预报等大量工作,为隧道的顺利贯通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为此,获得了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向南, 招商交科参加了贵州省道真至瓮安全长254.096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设,该段高速公路是交通部“环水保绿色循环低碳主题性示范项目”,是贵州“678高速网”规划中的第三纵的北段,北与重庆市的南川至道真(渝黔界)高速公路对接,南与贵州省的瓮安至马场坪高速公路相接,沟通了包头至茂名和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是我国西南地区南下出海的又一条大通道。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向南和海外辐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布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从1960年代中期的“三线建设”到1990年代末期的西部大开发,再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一带一路”倡议大后方,成渝地区的历史使命和战略地位不断升级,展现出其在国家发展大局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努力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西部经济增长极作出应有的贡献,既是招商交科人应尽的责任,也是招商交科人的骄傲!
(撰稿人:关书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