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宇:监理强 环保好
时间:2020年08月14日
——记广东惠清高速环境建设J1总监办
惠州至清远段高速公路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区,是广东省高速公路规划网“二横”线——汕湛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起于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与广河高速公路T型交叉,经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清远市佛冈县汤塘镇和龙山镇、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分别与大广、京珠、广乐等高速公路交叉,终点止于清远市清新区太和镇井塘村,顺接汕湛高速公路清远至云浮段。项目全长 125.277 公里。
由重庆中宇咨询监理公司承担监理的J1合同段,主线路全长40.725公里。共设桥梁 17447.7米/58 座,其中特大桥 6213.4米/6 座、大桥10615.1米/39 座、中桥619.2米/13 座;共设隧道13292.5米/11 座,其中关键性工程特长隧道南昆山隧道达到 4177 米,地质复杂,V 级围岩长度有196 米,施工安全风险很大。全段桥隧比高达 50%以上、工程规模大、建设难度极高;主线与三条高速公路和两条铁路有交叉,敏感点多,安全管控压力非常大。从2017年3月1日起动工修建,当前已接近尾声。
该监理段地处九连山山脉支脉,位于龙门盆地西北边缘,全线处于山地丘陵区,丘陵、低山、中山和盆地冲积平原相互交织。工程沿线地势起伏,海拔在 100~700米之间,水系发育,水流丰富,处处环境关联,环环相扣。通过努力,监理们完成了预定的环保目标,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可为同行提供借鉴。
把重点目标的保护放在环保的首位
根据项目所在环境,监理把沿线分布的重要环境敏感区位作为工作的重点目标,其中包括: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从化五指山县级森林公园、从化新温泉森林公园、流溪河良口段饮用水源保护区、流溪河国家级水产资源保护区、从化陈禾洞森林公园等等。
所谓环保的重点保护目标,就是说,一个目标保护好了,可以带动一大片,甚至可以引领一个地区的环境保护,具有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效果。比如南昆山隧道穿越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那么,怎样保护好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南昆山隧道的建设就成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理们发现,隧道出口碎石加工厂的污水未经沉淀处置,直接排放到下游小溪、果园,造成了河道堵塞,影响了周边群众生活,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对此总监办联合业主方惠清公司发文通报并作出罚款处理。使这一问题很快得到了施工方的重视和及时纠正。对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产生了重要的示范意义。
还比如流溪河饮用水源区的保护,也是监理的一个重点目标。流溪河发源于吕田桂峰山,是珠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沿河已开发的景区有流溪河峡谷漂流景区、流溪河森林公园、黄龙湖森林公园、温泉风景区等,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关系密切。监理找准了目标,狠抓流溪河的污染治理,监理办下文要求各标段按期组织完成本合同段水系的调查,并绘制水系图。指令各项目部建立水污染观测点,对支流水系汇入口、与地方水库、河道的排入口、集中水源地汇入口立牌建立观测点,定期进行水质取样、拍照,并定期对流溪河水域进行航拍监测,实时监控水质变化。做到了抓住重点,控制了污染。
明确任务 督促检查 建立台账 落实责任
从前的建设工程经常把环保绿化当成软任务,因此总是拖泥带水,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惠清高速在土建的同期就下达了环保绿化任务,要求各施工单位同期统筹推进环保建设,避免工程后期“算总账”。
平时大家都说,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对交通基建来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点也不改变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复绿工作,保护措施必须紧紧跟上。总监办环水保专监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巡视检查,督促项目部切实履行环水保管理职责,提高了环水保工作力度。
总监办的月度综合检查工作,不仅包括各标段的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而且包括绿化和环水保施工的进展到位情况,改变了各施工单位把环保绿化当成软任务的观念。惠清高速桥隧占比高,隧道洞门和高架桥下复绿难度大,施工单位主要精力都放在土建上,绿化工作往往滞后。监理虽然能够体谅施工单位的难处,但在督促检查上却“手下无情”。监理加大了督促检查的力度,重点检查各项目部拌和站、路基防护排水、桥下和边坡绿化、隧道洞门进出口、梁板预制场、取(弃)土场及环境敏感区等施工现场的环水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在检查中,该指出的就指出,该通报的就通报,限期整改不到位,该处罚的就处罚。比如五指山2#桥、罗村大桥、李村大桥、黎河大桥等桥下复绿工程进展缓慢、局部位置未绿化到位。监理对此及时发出通报,不留情面,并限定期限复查整改情况,对整改不力的单位根据规定进行了处罚。
总监办高度重视建筑及生活垃圾的清理,生活区废水的处理,严格督查“两区三场”的建设和运行,严禁随意焚烧各类生活垃圾,防止对当地水源、空气的污染。比如有一个梁预制场现场文明施工较差,垃圾、杂物未及时清理,排水不畅,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监理巡查后,立即发出通报,限期整改,并要求举一反三,建立相关台账,保证按计划完成各项环水保任务,树立文明施工的良好形象。各项目部看到监理“动真格的”,也就不敢怠慢,很快推动了环保绿化工作的进展。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统筹协调环保工作
2016年底,惠清高速被列为广东省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示范路,2017年初,惠清高速被列为交通运输部第二批绿色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总监办与建设方惠清高速公路公司通力合作,结合建设实际将先进科技成果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并推广示范及二次创新,着力解决广东省生态敏感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相关难题,累计立项开展14项科技攻关项目和23项推广应用项目,应用104项工程建设微创新技术。
因地制宜科学改进水流防污系统,就是一个具体实例。由于桥隧标段地势陡峭,V字形山谷较多,汇水面较大,监理与各项目部研究完善水系引流设施,使临时水沟与永久性水沟相结合,改进山谷底部的沉砂池,避免了水土流失和水质的污染。对于坡面陡于1:0.75的护坡,监理提出采用挡墙加锚喷防护的形式,较好地解决了避免暴雨冲刷的难题。
为保护生态环境,隧道施工方根据围岩性质不同,探索创新了隧道洞渣综合利用技术,将洞渣用于多种用途,做到“取之于路、用之于路”,将隧道洞渣用作路基底层,还有的用于制作混凝土,100%原生态地利用了隧道洞渣。仅这一项就节省费用约3亿元,同时减少占用耕地约150多亩。另外,为解决洞内施工、洞渣加工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问题,项目引进了成套污水处理设备,做到了施工现场污水“零排放”。
JI总监办还抽出力量对苗木进场严格进行分批抽检,在苗木种植过程对种植工艺进行把控。为保护高速公路建设红线范围内有价值的树木,惠清公司沿线移植保护了2100多株原生树木,大规模将沿线原生表层土用于后期绿化,不仅很好地绿化了周边植被,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沿线环境。实现了100%的复绿及覆盖工作,达到了惠清项目“品质工程、绿色高速”的示范目标。
当前,惠清高速公路建设已接近尾声,一条崭新的绿色公路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由于J1总监办在督促项目部主抓生产进度的同时,分工明确,坚持履行环水保监理职责,积极落实“一岗双责”,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旁站巡视检查,坚持日常检查与例行(月度)专项检查相结合,发现环水保问题能及时采取措施,发挥了监理们在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惠清高速公路的“品质工程、绿色高速”建设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实现了将工程打造成为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交通运输部品质工程攻关行动试点牵头项目的总目标。为工程保驾护航的总监办的多名监理工程师获得了工程环境建设先进管理人员的光荣称号。
桥区绿化养护中
(撰稿人:关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