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BOT建设模式下,监理怎么创新?
时间:2018年09月02日
——记贵州息黔高速建设
随着高速公路向山区延伸,建设环境更加复杂,高速公路造价呈不断上升趋势。于是,投资改革不断活跃,社会资金以各种模式进入高速公路建设市场。其中BOT建设模式是最常见的建设模式之一。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其实施过程是 “建设-经营-转让”。参建各方尤其是投资方承担的风险和获利的机遇,都比改革前大幅提升。
贵州省息烽至黔西高速公路地处贵州西部,山水连绵,沟谷纵横,成为贵州省 “678”交通规划中“三横”的关键路段,路线全长89.15公里,桥隧相连,总投资99.15亿元,平均每公里需投资达1亿多元。省政府决定采用BOT的建设模式吸收社会投资,集中社会力量啃下这块硬骨头。
与过去单纯政府投资的方式相比,BOT参建各方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业主方、建设方(投资方)、施工方、监理方怎样协调运作,保证工程质量,按计划推进工程进展,需要深入探索和总结。为此,本文作者专门采访了该工程JL2驻监办总监向永贵,和他一道探讨了BOT工程环境下开展监理工作的收获和经验。
“鱼”与“熊掌”怎样才能兼得
与其他的BOT项目一样,该项目的建设者(投资方)同时也是施工方,为了使自己的投资尽快产生回报,建设方要求加快施工进度,争取在2017年春节前全线建成通车,同时要确保施工质量。为此,监理方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山大,因为这等于要求工程提前7个月完工。又要保证施工质量,又要做到提前完工,“鱼”与“熊掌”兼得,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可是,作为BOT方式下的监理,不能与投资方唱反调,只能鼓劲,不能泄气。总监向永贵说,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监理要全力以赴支持建设方,要在实践中创新。
监理的做法是抓住重点,解决关键问题。JL2驻监办所辖土建第三、四标全线近二十余座大中桥梁,跨沟越谷,地形陡峻。特别是三标的屯上1、2#大桥,四标的大水井、营盘山和红旗大桥,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很大。因此,打通便道是施工的前提条件,施工单位在选择半山腰开凿便道还是另外增加征地上比较纠结,监理工程师经过多渠道的充分调研,结合当地新增征地难度和费用、工期要求和成本的实际情况,建议施工单位选择前者。于是,项目部克服重重困难,硬是在陡峭的山壁上开凿了一条条施工便道。但是,由于便道纵坡比较大,一遇下雨混凝土罐车就上不去,影响了混凝土的浇筑,监理工程师又建议将临时便道硬化,这又需要增加施工成本,施工单位又犹豫不决了。于是,监理继续做了大量的测算,很快确定了便道线形、纵坡和厚度的最优方案,使施工单位再次接受了监理的建议,确保了雨季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
换位思考,不怕“给自己找麻烦”
JL2驻监办所辖土建第三、四标全线施工需要大量的碎石材料。如果为了省钱全部依靠自己开采和加工,肯定无法满足施工需要;如果增加人手和设备,支付的工钱仍然不少。如果碎石材料供应不足,将严重制约施工进度。为此,驻监办总监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积极换位思考,提出合理建议:一方面加快自身的碎石开采和加工进度,另一方面可以与邻近的标段加强沟通,并向社会商团联系购买,以确保碎石供应不会短缺。虽然外购材料会增加监理的检测工作量,同时也会增加监理风险,但是,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监理们不怕“给自己找麻烦”,监理检测人员积极与项目工地试验室沟通,及时对外购碎石和相应混凝土进行检查和抽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按计划推进了施工进度。
由于连续紧张的作业,监理发现梁场预制和钢筋绑扎质量出现严重下滑,总监办立即召开有项目领导班子、技术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参加的多级现场质量专题会议,针对现场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最后形成会议纪要下发到项目部和工区,迅速扭转了质量下滑的趋势。
创新监控技术,确保精准施工
总监向永贵说:监理要建立威信,要使人信服,在技术上要能立住脚,就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BOT工程项目上,这一点尤显重要。
举个突出的例子。六广河特大桥是全线的控制重点,大桥为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主跨580米,全长1280米,位居同类桥型全国第六,同时又是JL2驻监办下辖土建第三、四标施工的结合部。以跨中为界,两岸为不同的施工单位。为此,针对这种特殊情况,监理对大桥施工监理和安全监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仔细的调研,结果发现了两个标段施工控制上的误差。这一发现非同小可,如果不及时调整,大桥合龙时,误差将难以纠正,损失之大难以估量。为了让两个标段的联测工作统一协调,消除误差,驻监办组织监理工程师根据施工规范,结合设计文件,迅速建立了六广河大桥的独立控制网,并要求两个标段在施工中强制推行,这一技术创新可以让两个标段的施工在大桥合龙时不差分毫。这让业主方大开眼界,没有想到监理方居然有这样高的技术水平,不仅找出了问题,而且解决了问题,不能不从心里佩服监理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驻监办还邀请桥梁专家对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且编制了斜拉桥的总体监理实施细则和横梁、塔柱专项监理方案,高空安全监理要点,液压爬模监理要点,应急预案等的监理方案等,保证了工程监理的规范化。为了进一步做好斜拉桥的监理工作,驻监办还组织施工单位到贵黔线的鸭池河特大桥、毕都线的北盘江特大桥、道安线的乌江特大桥进行实地学习考察,特别学习大桥施工的顶推技术,对息黔高速公路特大桥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这些大量的行之有效的监理和服务工作,各参建单位的施工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建设中的六广河大桥
总监向永贵是一个细心的人,包括JL2驻监办的办公地点他都仔细琢磨过。他将驻监办的位置设在两个标段线路的正中,这样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到达两个标段,有利于监理工程师的现场监管。在施工监理活动中,监理们一直秉承“严格监理、优质服务、科学公正、廉洁自律”的十六字方针,坚持事前监理,事中控制,事后验收,对所辖工程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理。在贵州省质监局对在建高速公路近六十个监理合同段的考核中,息黔高速公路XQ JL2监理合同段成绩名列全省前茅。
重庆中宇工程咨询监理公司承担的息黔高速JL2合同段全线19.16公里范围内的路基、桥涵、排水和防护、绿化、环保、水保、房建等工程及施工安全监理;40公里范围内的路面、交通安全设施、机电工程监理任务,可谓专业面广、涉及内容繁多。但是,向永贵总监带领队伍圆满地完成了这项艰巨而特殊的任务,积累了在BOT模式下实施监理的宝贵经验。

向永贵介绍六广河大桥
(撰稿人:关书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