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入选!2025年度重庆市“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时间:2025年03月21日
近年来,重庆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将AI及机器人产业列入18个“新星”产业集群,相继出台一系列惠企举措,包括“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据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根据《关于印发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关于征集重庆市“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为深入推进我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培育壮大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机器人应用推广,发布了32个“机器人+”应用场景名单,包括制造机器人数智工厂、分拣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涵盖工业、农业、物流、服务等多个领域。这些场景展现了机器人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它们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重庆市加速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关键节点,中心自主研发的三大隧道智能运维装备成功入选《2025年度重庆市"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推广目录》,成为交通领域唯一斩获三项认定的创新主体,助力重庆智能装备产业在隧道运维这一细分赛道实现突破。
◢ 面向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的监(检)测机器人应用
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监(检)测机器人融合智能识别、精确测量系统,替代人眼完成病害自主辨识和定位检测,实现隧道结构病害的长期演化态势监控和复杂时空环境下的全覆盖监测,提升检测量化精度与效率,提高隧道出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满足 10m 距离内裂缝检测精度优于 0.2mm,检测准确率高于 80%,有效提升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监(检)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为隧道养护决策提供支撑。
◢ 面向公路隧道应急处置的智能疏导机器人应用
隧道应急疏导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隧道,在隧道突发事件情况下实现快速抵近事故现场,并采集现场相关数据,为指挥中心应急管控人员提供辅助决策,同时实现隧道突发事件情况下与隧道内受困人员的远程交互,辅助引导受困人员疏散。
◢ 面向公路隧道养护作业的多功能清洁机器人应用
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针对公路隧道灯具养护作业,可替代人工实施隧道灯具自动清洁,提高10倍作业效率,提升灯具清洁效果,提升隧道照明系统的健康程度。系统采用机器人、机器视觉等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可完成隧道灯具快速、精准、稳定识别,配合自适应算法实现安全、有效、无间断规避隧道内障碍物,实现了隧道灯具灵活、准确、高效的一体化清洗,替代人工完成重复性、大批量、高强度的隧道养护任务。
近年来,中心聚焦公路隧道全寿命周期的技术需求,面向应急管理实战急需,以提升应急管理装备现代化水平为主线,研发了系列公路隧道应急处置智能化技术与装备,不断提升公路隧道领域安全应急装备现代化水平。以"机器人+"场景创新为切入点,构建"政策落地-技术攻坚-产业赋能"全链条发展闭环。通过强化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的深度协同,推动智能感知、数字孪生、AI等硬核技术与隧道“建-管-养-运”等真实场景的深度融合,加速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规模应用"的产业升级路径,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示范样板,助力重庆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跃升,以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点我,看原文件《关于推广2025年度重庆市“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的通知》
上一篇:材料国产化取得突破!招商智翔研制的防滑砂首获PCTC应用
下一篇:喜报!李科博士获科技创新青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