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覆原标线”引领绿色交通新风尚
时间:2025年11月11日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的广阔领域中,中心新材料研究院凭借其自主研发的“覆原标线”低碳环保产品,为公路养护行业带来了一场技术性变革。
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标线维护中的诸多难题,更以其实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
绿色革命,环保施工守护蓝天白云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高速公路上的热熔标线施工便悄然展开。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环境代价。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补划热熔标志标线而消耗的天然气高达2.7万吨,CO₂排放8万吨,VOC排放近3.5万吨,粉尘废料排放更是高达50多万吨。
面对触目惊心的数字,为克服传统标线维护的“隐痛”,中心新材料研究院挺身而出,自主研发了“覆原标线”材料。这项技术采用常温喷涂方式,直接在旧标线表面喷洒覆原标线涂料,无需铲除旧标线,从而避免了粉尘污染的产生。更重要的是,施工无需加热,实现了零VOC排放,真正做到了覆原标线的“绿色突围”。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环境保护责任的担当。
为充分验证自研技术的成效,在广西G72泉南高速桂林至兴安段,中心覆原标线技术以极低的环境污染成功修复了震动标线和路中线露骨部分,施工累计面积达5000平方米。施工10个月后,逆反射系数仍保持在250mcd·m⁻²·lx⁻¹以上,效果显著。这一案例不仅验证了覆原标线技术的环保性,更展示了该技术下标线的优越性能。
高效实用,科技赋能提升交通效率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蛇口精神”贯彻着每一个招商人的血脉,中心自研的覆原标线技术采用车载式自动行走喷涂设备,单班组施工效率可达800-1000平方米/天,是热熔标线的4倍,在25℃环境下,覆原标线涂料开放交通时间仅需45~60分钟,极大地减少了对交通的干扰,施工效率实现质的“飞跃”,更为公众出行带来了便利。
覆原标线涂料在施工完毕后,其逆反射系数可高达300-350mcd·m-²·lx-¹,为夜间行车提供了清晰的安全指引。
反应型树脂的加入,使得标线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施工两年后逆反射系数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其喷涂厚度仅为0.6~1.2mm,旧标线在服役周期内可重复利用,进一步降低了维护成本。与热熔标线相比,覆原标线的工程造价可降低约20%,全寿命周期成本更是仅为热熔标线成本的50%。这一显著的经济优势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实现了性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三赢。
广泛应用,实践检验铸就行业标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心覆原标线技术的推广应用成绩斐然,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
在成渝环线高速云雾山隧道,该技术修复了全线6万平方米的标线,工后逆反射系数高达300mcd·m-²·lx-¹以上,施工效率达到了150平方米/小时。在富砚高速公路G80广昆高速云南段和邛名高速公路等项目中,覆原标线技术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功案例,不仅验证了覆原标线技术的可靠性,更为其在行业内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验证覆原标线的耐久性,中心新材料研究院进行了加速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覆原标线修复技术相较于热熔标线具有更高的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和更慢的衰减率。加速加载30万次后,热熔涂料的衰减率为50.2%,而双组分覆原标线涂料的衰减率均值仅为25.2%。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覆原标线技术的优越性和耐久性,为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心凭借其“覆原标线”技术的卓越表现,不仅为公路养护行业带来了一场绿色革命,更为推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技术以其环保、高效、实用的特点,成为行业内的标杆。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覆原标线技术必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其巨大潜力,为构建绿色、安全、高效的交通环境贡献力量。
(撰稿人:关书敏、周启伟;审核人:关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