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技术 | 基于数字影像的公路隧道隐蔽工程质量管控技术及应用
时间:2025年03月03日
近日,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发布“四新技术”。中心研发的“基于数字影像的公路隧道隐蔽工程质量管控技术及应用”成果,受到行业的一致好评。
在公路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隐蔽工程是确保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但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性,隐蔽工程质量管控一直是一个难题。传统施工管理方法往往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评估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
本成果依据工程实际,深入公路隧道施工现场进行调研,掌握了公路隧道施工工序影像记录的痛点、难点与实际技术需求,采用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做法、经验和政策权威解读;收集工程施工影像相关标准及已有研究成果,制定了公路隧道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影像记录要求及影像成果整理方法,根据需求分析成果制定实施方案。以业务需求为指导,开展软件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开发实施。Web端采用B/S架构设计,通过用户名和密码完成登录以实现影像资料查阅、审核、下载;移动端APP采用C/S软件架构设计,通过安装专用软件以支持离线施工拍摄等场景。系统架构体系在标准规范、信息安全和管理制度等三重体系下分为5个层级:环境层、资源层、支撑层、业务层、终端门户层。
该项技术成果的主要创新点是 :
◥ 建立了标准化影像管理体系
首创公路隧道隐蔽工程影像记录标准和归档方法,全面、规范记录隧道隐蔽工程的每一施工环节,确保影像资料完整性和规范性,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同时为质量回溯与风险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后盾;
◥ 支撑AI影像识别与风险评估
本研究可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智能识别钢筋间距等关键参数,实现对影像数据中潜在问题的自动识别和判断,即时提示质量风险点,为施工控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预警机制;
◥ 打造了隧道施工智慧建造数据通道
建立了隧道隐蔽工程影像载体,打通隧道施工质量管控系统智慧建造数据通道,通过专业化的数据采集终端,实现了复杂场景下离线识别与数据处理。
该项技术应用于河南省安阳至新乡高速、新疆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仑台公路,共计17座隧道开展应用,顺利开展了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影像采集工作,累计拍摄工序照片2万余张、视频3千余个,有效地形成了工程影像数字档案,提升了公路隧道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使隐蔽工程监管工作不再是难题,使工程质量监管不再留下盲区和死角,监督之眼贯穿于隧道工程施工全过程,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效能。
(撰稿人:关书敏)